close


     泰王國目前領土面積有513,115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約2,600公里。因為篤信佛教,全國就有二萬四千多所佛寺,可說是佛寺林立的國度。泰國總人口數約為6,205萬人﹙2000年統計﹚,泰國有30多個民族,主要有泰人、蒙人 、高棉人、寮國人、中國人、馬來人、波斯人和印度人,其中泰族佔人口總數的40%,老族佔35%,現今可說沒有純種的泰國人。因此泰人體型、骨格高矮不一、五官輪廓各異,而膚色深淺也有很大差別其中泰國籍的華裔約佔一千萬人,首都曼谷﹙BangkokKrung Thep﹚。泰國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米生產國和出口國。大米出口是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其出口額約佔世界市場稻米交易額的三分之一。泰國的橡膠產量居世界首位,年產達210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泰國﹙Thailand﹚古稱“暹羅”,“暹羅”是“暹國”﹙SiamSyamShans,金色之意,是撣Shan族人所建“城”邦,即Sukhothai「速可臺王朝」﹚與“羅斛國”﹙是LvoLavoLouvo的對音,在今之華富里﹚在元代惠宗至正年間,即西元1349年合併之後的國家。但是,一部暹羅史應該是林楊、投和、羅斛、女王、八百媳婦等等國家的歷史。羅斛國的歷史較久,是猛族所建立的國家;而泰人在十二世紀中葉才建立了暹國。



八百媳婦國本身就有將近六百年的歷史,是在十九世紀才被暹羅所滅亡,而成為暹羅一部份的土地。上世紀三十年代這個國家曾改稱為“泰國”﹙Thailand﹚,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度改為“暹羅”,但不久又改回為“泰國”,但一直還是君主立憲的國家。泰國的國旗是由三種顏色繪製而成的,紅色代表國家、白色代表宗教、藍色代表國王。


有一說泰人﹙Thai,有自由、光明、白之意﹚是漢化西藏人或壯族人的族群,或者就是中國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人遷移來的。東南亞對泰、暹、撣、老的稱呼雖有不同,其種族都是牢哀的支派。泰北的少數民族有苗族、傜族等,都是後來從雲南、廣西一帶經高棉、寮國而到泰北邊境,所以有著與華人相似的習俗。據考證數千年前,已經有操著孟語和高棉語的南島語系族群,移居到肥沃的昭匹耶河﹙Chao Phya River﹚畔居住。 


榮獲“暹羅歷史之父”桂冠的泰國著名的歷史學者丹隆親王研究認為,西元前三世紀,印度的阿育王曾派遣一團屬於上座部的佛教僧侶,到達昭披耶河谷有金地之稱的佛統宣揚佛教;西元一世紀時,印度商人到達泰國半島來找尋新商品,並帶來印度的文化風格,諸如藝術、建築、宗教等。這種風格在泰國南部沿襲了近五百年,並延伸到別的地區。他又說:「據歷史所傳,泰族最初發源於中國的南方,如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以前皆為獨立的國家。泰人後來散處各地,中國人稱之為番。至於泰人放棄故土,遷徙緬甸即佬、蠻等地的原因,實由於漢族之開拓領土。」


佛教出現後,這個源自印度的新宗教,便在這種基礎上大放異彩。西元七至十一世紀泰國中部是由孟﹙猛﹚族人建立的墮羅缽底王國﹙Thavaravati,投和國、墮和羅國﹚所統治的時代,其都城則是以印度神話故事主角羅摩的兒子羅婆(Lova)為名。最初在烏通﹙U-Thong,泰語也有“金地”之義﹚,後來是華富里﹙Lophburi,羅布里,湄南河上游,古羅斛國﹚和佛統﹙Nakhon PathomPra-Pathom﹚三個地區都是“上座部佛教” ﹙Theravada Buddhism﹚的中心,這個宗派廣為全國所接受。 


西元七世紀崛起的高棉﹙Khmer﹚安哥帝國﹙Angkor Period﹚,是信仰婆羅門教與大乘佛教,開始將它的勢力擴展到泰國的東北地區,後來伸展到羅斛、速可泰、披邁,甚至到了緬甸的東部。因此婆羅門教與大乘佛教,也影響了泰國。同時,泰國將柬埔寨文作為暹羅最初的文字,到了十三世紀的時候,暹羅把柬埔寨文加以改革,成為現代的暹羅文。可見早期暹羅主要宗教是“印度教”,到十二世紀末才為“大乘佛教”所取代。


西元八至十三世紀在泰國﹙馬來﹚半島南部利可﹙Ligor﹚或稱那空西坦瑪叻﹙Nakhon Si Thammarat﹚地區,受到起源印尼蘇門答臘所建立的一個好戰的“室利佛逝”﹙Srivijaya﹚帝國統治,這地區印度文化影響在先,室利佛逝的影響在後,兩者都信奉“大乘佛教”;十一世紀泰人大量由中國南方的雲南舉家遷入,形成兩個王國,一個在北方靠近湄公河,一個在較南的昭匹耶河谷邊緣。今天的泰人就是這些族群的混血種族。 


十三世紀泰族在今泰國的的中部、北部打敗了掌權千餘年的的柬埔寨人,建立泰族第一個王朝「素可泰王朝」。西元1350年,泰國第二個王朝在大城成立,稱「大城王朝」,國力強盛。 


西元1563年緬甸白應老國王舉兵攻陷泰國速可泰國,接著直攻大城王朝,將國王拍耶嘎托沙律俘擄至緬甸,大城王請求剃度出家。經十餘年後,大城王請求回國內拜佛獲准。不料,他一回國就脫掉袈裟,宣布恢復國王身分,舉兵收復被緬甸佔領的領土。後一年又取代素可泰國,復興大城王朝。 


西元1769年大城王朝內亂,引起緬甸再次入侵,泰族人與緬甸人交戰失敗而亡國。後來由漢人鄭信(清朝稱他為鄭昭)帶領下,擊退緬甸人,「大城王朝」改由第三王朝「鄭氏功通王朝」取代,結束了泰國歷時最長的王朝,並將當時首都遷往吞武里。


西元1782年,鄭信被其妻謀害篡位,立情夫繼位,瞬由鄭華政變成功,成立至今的「卻克里王朝」﹙Chakri Dynasty﹚,以「拉瑪一世」稱號登基,再改建國都於曼谷,將新都命名為克倫太普﹙Krung Theb,天使之城﹚現在的泰王蒲美蓬即「拉瑪九世」。如今泰國擁有百分之九十五人口信仰佛教,使得泰國成為南傳的“上座部佛教”最興盛的國家。


    西元663年時,有一位嫁給緬甸南部一個猛國(Muong)國王的羅斛國公主占薩末旦維﹙Chasa-ma-Devi﹚,不知何故離開她的丈夫,同時帶了一批佛教徒到今泰國的北部南奔,後來建立“哈利班超國”﹙Hari Pun JayaHaripountchoi,另有譯成哈瑞彭洽、哈里奔猜國﹚──“女王國”﹙也稱女子國或女人國﹚,是一個信仰上座部佛教的泰族邦國,傳國共有六百二十九年的歷史。該國在西元1292年被東北方另一個泰族的攬那國﹙Lanna又譯藍那,即八百媳婦國﹚的國王猛哈意﹙MangraiMengrai,又譯孟萊、曼格萊、莽來﹚所滅。攬那國在十六世紀中淪為緬甸東于王朝的附屬國,直到1774年才擺脫緬甸的統治。


據說占薩末旦維女王她在之後建立了五百座佛寺,其中一座寺叫摩訶延那﹙Mahayana,大乘﹚寺在南奔南邦﹙Lampangluang﹚,至今當地仍有一座寺稱用此名,地點是在今日的亞南邦的甘那補利﹙Alam-ganapuri﹚。


    泰國式的廟宇稱為瓦﹙Wat﹚,是由一些繁複的建築和宗教性的建築物聚合在一個單一的範圍內。「正殿」﹙bot﹚或稱「羽婆娑」﹙ubosot﹚、「任命廳」是最重要的建築,也是新比丘舉行皈依典禮的地方。通常由八塊「界石」﹙巴西瑪,baisema﹚圍繞著界定出這塊神聖的區域,而能擺脫俗世的挾持;「僧院」﹙viharm﹚是一個僧侶和信眾聽道的大廳,和正殿的差別,只是有無界石而已;「佛塔」﹙chedi,支提﹚是保存佛陀的遺物或重要人士骨灰的地方,而為了保存這些聖物,正是當初建造寺院的原因;鐘塔是以鐘聲召喚住寺僧侶進行儀式的設施;「河泰」﹙ho trai﹚就是藏經閣,常建在水上或是架在高台上,以防白蟻的侵襲;「沙拉康披恩」﹙sala kanprien﹚一間供信徒聚集的廳堂;「沙拉」則是供朝聖者及訪客休息之場所;「僧侶住處」是獨立的的房舍,最大的一間是留給住持居住;「火化處」是一座塔狀的建築,經由階梯將屍體送入火化。


    由於不同文化的影響,泰國的建築一直在改變,最早是在北部肥沃河谷的「素可泰王朝」﹙SukhothaiSukotai蘇口胎、速古臺Sorkotai,是幸福晨曦之意。當時通常以都城之名為國名。﹚時期﹙西元1240-1320年,另有說是1257-1436年﹚建造的高棉石屋頂寺廟的組合和孟族形式的結構建築。泰人引進木造的屋頂,採用彩色磚瓦和陶製飾物。其他又有來自印度、緬甸、中國和斯里蘭卡的建築型制。而且佛像的創作也是如此,揉合了各國的特色,產生了祥和的氣氛。


泰族人首先正式建國的是「素可泰王朝」,素可泰地區原屬於柬埔寨,位於中央平原,距曼谷西北方四百四十公里。初期這個小王朝建國以後,其領土便急速擴充至約和現今的泰國一樣。這時期有位偉大的君主蘭坎亨國王﹙藍甘亨,King Ramkamhaeng the Great,西元1275-1317年,元史稱他為敢木丁。﹚,即位時就從斯里蘭卡請來上座部的僧侶,並確立了上座部佛教的領導地位。而且蘭坎亨國王發明並制定泰文、訂立法律,國家安定,並受到鄰國敬重。




可是,在他之後的國王因太過投入宗教,而荒廢國事,因此素可泰的勢力只維持了約二百年。到了西元1378年,便使治權轉移到湄南河下游昭披耶河谷的大城府﹙Ayutthaya阿育他亞,是以印度神話羅摩的國名阿瑜陀Ayuidia為名﹚,而成為大城的附屬城邦。大城時期﹙西元1369-1767年﹚,泰國的建築已經有了自己獨有的特色。「阿瑜陀王朝」諸王也是“尚佛教,國人效之,百金之產,便以其半施佛”,上座部佛教成為國教。大城的三十三位國王,學到了高棉神聖王權的觀念,於是揉合了婆羅門教的儀式,並創建華麗的宮殿和宏偉的佛寺。 


而且王朝之版圖曾擴及至現在的寮國、緬甸、柬埔寨、及部分的馬來西亞。可惜於西元1767年,大城被緬甸人放火燒城七天七夜,市區建築物以及許多佛寺付之一炬,如今僅能從荒煙漫草間的殘餘處,發現雄偉的佛寺與巨佛的遺跡,來猜想昔日的繁華景象。而緬人放火燒佛塔的原因,據說是為了熔解取得貼在塔上的大量黃金。


    如今在大城時期所留下的佛教文明,也就是素可泰遺跡﹙國家﹚公園,西元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保護。當時在素可泰時期建有瑪哈泰寺﹙Wat Mahathat﹚、萊加布那拉寺﹙Wat Raja Burana﹚、菩斯理善珮寺﹙Wat Phra Sanphet﹚、羅卡亞蘇塔寺,使成為佛國重鎮。素可泰地標三寶塔﹙Wat Phar Si Sanpher﹚建於西元1448年,位在皇宮內,仍保存著很完整,建築的線條十分細緻,主要是供奉佛陀舍利和皇室成員的骨灰。塔前的寶殿即毀於緬軍之火,僅剩下殘磚破瓦,以及重新歸位的佛像,但仍有其肅穆氣氛。遺跡公園裡的蘭坎亨國立博物館,珍藏者大批古代的佛教文物。其他如皇家寺廟瑪哈塔寺﹙Wat Mahathat﹚、皇室喪禮重要場地三保佛寺﹙Phar Mongkonbophit﹚、泰印風格的貴妃寺﹙Wat Chaiwatthanaram﹚,以及古城外西北的西中寺﹙Wat Si Chum﹚均十分值得參觀。 



    曼谷有四百多座寺廟,泰國唯一無僧侶住持的寺廟,是坐落在曼谷大皇宮區東北角的菩開奧寺﹙Wat Phra Keo﹚,也就是玉佛寺﹙Emerald Buddha Temple﹚,它是皇家舉行佛教儀式的寺院。寺內供奉著泰國最負盛名的守護神菩開奧,其實它是一尊高66公分,雙膝之間寬48公分的綠色翡翠玉佛。玉佛是七塊翡翠綠玉雕成,在頭、肩、腹、膝等部,內藏有九粒佛陀的真身舍利。傳說是在十五世紀時﹙或更明確的指出是西元1434年的夏季﹚,因為閃電擊中泰國北部昌萊一座佛塔而顯露出來的。其後的五百年裡,有關此座小型坐佛的神奇傳說一直不斷。曾經供奉過玉佛的各國,都有不同的《玉佛史》述說著玉佛的歷史典故。




據說這尊玉佛是彌蘭陀王的國師那先﹙龍軍﹚比丘發願,由天人協助而雕成的。原先供奉在摩揭陀國王都華氏城﹙今巴特納﹚,卻因為戰亂的緣故,轉而寄放到楞伽島的。西元457年,緬甸的阿律奴陀王為了正法的傳遞,親自以神通飛到楞伽島去請法,但是法寶與玉佛竟然沒有隨船去到緬甸,反而到了柬埔寨,佛法就傳到了吳哥。因此,有如此這般的一段離奇故事,流傳在中南半島。﹙此傳說的年代時空有許多的差誤,各國都強調他們是合法正式擁有過,但姑且一聽可以。﹚


這尊玉佛曾被泰國許多北方城市奉祀,曾有214年是存放在寮國首都永珍。拉瑪一世﹙King Rama Ι,羅摩一世,「卻克里王朝」Chakri dynasty第一位君王,於西元1782年登基﹚未登基前,摧毀並佔領寮國,從萬象﹙今永珍﹚將玉佛攜回泰國。﹙可是另有一說,是復興泰國民族的「吞武里王朝」達信王Phya Yaksin,華裔,原名鄭信,於西元1778年率軍征服萬象永珍時迎回的。達信王後來被部下軍人所殺,換其所屬卻克里將軍起來領導,即拉瑪一世﹚拉瑪一世將翡翠玉佛從吞武里﹙Thonburi﹚的鄭王廟﹙the Temple of Dawn,破曉寺﹚遷往曼谷﹙Bangkok﹚,尊為新設首都曼谷的主要佛像,而成為泰國數千座中最受尊貴的佛像。 


這座坐落在曼谷王宮裡的玉佛寺經後來的「曼谷王朝」國王大以整修,益加光輝華麗。玉佛寺的山牆上雕刻著守護神毘濕奴跨騎在金翅鳥迦盧荼﹙garuda﹚上,外牆裝飾著鍍金灰泥和彩色玻璃片。每年有三次,冷季、熱季和雨季三季開始時,由國王替翡翠玉佛更衣,其儀式十分隆重。無數的泰國民眾也定期來玉佛寺膜拜,並許下各式的願望。玉佛寺的建築是泰國傳統裝飾技術與神話塑像最佳的範本。西元1982年為慶祝曼谷建城200週年慶時,曾全面整修玉佛寺。


    曼谷王宮的正南方有一座臥佛寺﹙Wat Phat Chetupon,涅槃寺﹚又名普切圖彭寺,是全曼谷最古老的寺,也是全泰國最大的寺,更是真正的泰國美術館。原建於十六世紀的大城時期,因年久失修,拉瑪一世於西元1793年下令重建,經八年後完工。西元1814年拉瑪三世又下旨重修,歷經十七年拆除大殿、講經樓等重建,並新建兩作佛塔及臥佛殿,因殿中的巨大臥佛﹙Reclining Buddha﹚十分醒目,所以當地人稱作涅槃寺﹙Wat po﹚。拉瑪四世時再增建一座佛塔,就是現存佔地約八公頃的規模。本寺最尊貴的是四十六公尺長、十五公尺高的巨佛,其高十五點五的腳掌底有108顆珠母裝飾鑲嵌成生動的吉祥物,是遊客最喜歡參觀的。


    聖骸寺﹙Wat Mahathat﹚的本身並不起眼,可是卻擁有一所佛教大學﹙Buddhist University﹚,和尚都在此學習、受訓。泰國第二尊最為重要的佛像,供奉在菩拉佛陀西恆﹙Phra Buddha Sihing﹚,寺內壁畫是泰國最精緻的作品。


    靠近曼谷市中心華蘭彭火車站﹙Hualampong Railway Station﹚的金佛寺﹙Wat Trimitr﹚是國家級的寺院,於西元1957年,為了搬動地下挖出的大型石膏佛像,不慎摔破,露出藏於其中的18 K金製太平佛像,重達5.5噸。此金佛相傳是七百多年前,泰王三世擔心國家被緬甸入侵,而集民間所有的黃金鑄成,然後塗泥埋入地下,沒讓緬兵搜刮出來。


距曼谷以西54公里的佛統鎮﹙Pathom﹚平原,有一座巴帕通大塔﹙Phra Pathom Chedi﹚,它是世界上最高的佛教建築物,塔身是黃色。加建於西元1853年,高達127公尺,塔基周圍有235.5公尺,塔內有一座近一千年歷史的古塔,據說是佛陀滅後570年或千年後所建。這座龐大的尖塔四周是樹木環繞的走廊,各類樹木都與佛陀的生平有關。 


建城於西元1296年清邁﹙Chiang Mai昔稱日梅Zimmer,又稱景邁Xieng Mai,為古代“蘭那王國Lan Na──八百媳婦國”的都城﹚是泰國第三大城,有「北部山地的玫瑰」之稱。清曼寺﹙Wat Chiang Man﹚是清邁最古老的寺院,坐落在舊城的東北角,如今仍保存良好,是清邁城的建造者孟萊王於建城次年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寺旁的尖塔閃閃發光,為鍍金銅質外觀,整座四方塔由面向四方的灰泥石象撐著。 


據說在十四世紀時的庫納王﹙King Ku Na﹚,發現有佛陀的一顆舍利,將此舍利放在象轎中,任由大象自由走動,大象登上了素帖山就停下腳來,於是在位於城西海拔一千多公尺的素帖山上興建了一座佛寺,以供奉佛舍利。從素帖山上往下看,可以俯視清邁,風景特別優雅。目前清邁的雙龍寺﹙Wat Phra That Doi Suthep﹚就是十六世紀時由原來的佛舍利寺改建的,據當地信徒說該寺相當靈驗,所以香火相當鼎盛。雙龍寺又名素帖寺,是一座純正的泰式寺廟,由兩百四十二點二公斤的黃金打造而成。 


從清邁一路往北,越接近緬甸、寮國,佛寺的式樣的變化,就有了緬寺、寮寺的影響。位於清邁西南部的南邦城,曾經於西元1558年被緬甸庇古王朝的白應老國王率兵佔領,結果蘭那國成為庇古﹙PeguBago﹚王的附庸有四十年。可是西元1615年開始,緬甸王阿瓦﹙Ava﹚又再度控制蘭那國百餘年。因此蘭那地區受到緬甸文化的影響,南邦﹙Lam Pang﹚城內的緬甸寺﹙Wat Sri Rong Muang﹚是在二十世紀初緬甸統治時所建的佛寺。純正的緬甸寺是以九個重疊的尖塔為屋頂為造型。緬式高塔是一層一層堆疊的塔,塔前有獅子和龍等吉祥動物來守護。


泰北最美麗的灰泥石雕作品非柴迪迦佑寺﹙Wat Chedi Chet Yot﹚莫屬。西元1455年國王特萊叻卡﹙King Trailoka﹚為了慶祝佛陀兩千年的誕辰﹙又一個佛陀紀元的資料﹚,特別派遣三十名建築師與工匠,前往印度的菩提迦耶﹙Bodhgaya﹚觀摩。他們返國之後,便建造一四方基座,由六座較小的尖塔﹙yot﹚環繞一較突出的的尖塔,使總數為七。最吸引人的是七十尊灰泥雕像﹙chet﹚,刻於外牆,雙手合十,栩栩如生。


 


清邁最重要的佛寺,是曼格萊王朝的帕于王為了存奉他父親卡福王的骨灰,於西元1345年興建的菩辛格寺﹙Wat Phra Singh﹚,據說寺內的佛陀聖像是在斯里蘭卡建造,然後經海運回國的。菩辛格寺最值得一看的是圖書館﹙ho trai﹚,為最美麗的木造建築,高聳於灰泥基地上,地基上面有浮雕天使像。 


古道寺﹙Wat Ku Tao﹚離國家體育場不遠,是緬甸式的寺院,本身建築並無特殊之處,不過它的佛塔卻是泰國最繁複褥麗的代表之一。這座尖塔建於西元1613年,為的是收藏統治清邁的緬甸王骨灰而建。塔是由五顆球形覆缽依小大順序排下的外形,與黎明寺﹙Wat Arun﹚和其他許多尖塔建築類似的是,它的灰泥外觀以貝殼及瓷片裝飾成花朵的圖案。


泰國建築史上的黃金時代是在蘇里亞瓦門一世﹙Suriyavarman Ⅰ,西元1002-1050年,又譯為蘇利耶跋摩一世﹚。蘇里亞瓦門一世在泰國東北部靠近那空叻差西瑪﹙Nakhon Ratchasima﹚建立了菩儂旺寺﹙Prasat Phanom Wam﹚,原是印度教廟宇,後來改為佛教寺院。有圓塔矗立在矩形院落中央的四個舊圓塔間。在北面通往正殿入口處之上,有精緻的石製門楣,還有後來加刻上去的佛像。菩儂旺寺仍保留十一世紀時的內部陳設,其中有些佛像仍受到當地人的崇拜。


約建於十一世紀末的披邁石堡﹙Prasat Hin Phimai﹚是位在離那空叻差西瑪約48公里處,往孔敬﹙Khon Kaen﹚的路上,有著異國高棉吳哥藝術”早期最佳的建築,後來才改成為大乘佛教的寺院。這一個結構複雜的建築群立於一個大四邊形中,曾經是一個有堅固圍牆的城,也是一個藝術之島,有孟河﹙Mum River﹚圍繞著,還有兩條天然水道及一條已消失的運河。其富麗的南門被稱為帕突恰﹙Pratu Chai,意即勝利之門﹚,它有亭子般的造型,以粉紅色的砂岩築牆,面向吳哥,由一條直線公路連繫著兩地。而其它三門的方位也都面向重要的地點。圍牆內最顯著的是柬埔寨國王闍耶跋摩七世所加蓋的皇家行宮。 


此地還有一座頂上裝飾著蓮花的神殿,是吳哥式的結構,但在十三世紀左右披邁轉變為佛教寺廟時,一併遭到修改。此仍保存良好的神殿建築群建於方形的基座上,有四個入口,主要入口也朝南,每一個入口都由五頭的“那迦”﹙Naga,聖蛇﹚守護著。殿內橫樑上豐富精細地雕刻著佛陀的本生故事以及密宗的護法神像,表現出異國高棉藝術的精華。高棉寺廟建築的型制有其代表意義:護城河代表大海,環繞的牆是高山,而寺塔就是須彌山,完全出自印度對宇宙的神話觀念。 


泰國東北部最有名的佛教寺院是湄公河畔的菩泰帕儂寺﹙Wat Phra That Phanom﹚。寺中央所立是建築形式模仿寮國永珍泰浪﹙That Luang﹚的佛塔,西元1975年塔頂遭季風暴雨破壞,被視為不祥之兆,因而馬上獲得修復,四年後泰王親臨舉行落成典禮,就是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模樣。


    位於清萊山腰處的雷東塔,是在西元911年由納拉王朝建築的千年泰式佛塔,塔內埋藏有佛陀的一支左邊肋骨,該塔雖已經過多次的翻修,仍然相當靈驗。泰國皇太后還親手策劃了一處雷東花園﹙Doi Tung Garden﹚,值得一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目的達泰語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