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出發往芭達雅中天海邊的那一天,小阿姨準備好一大籃雞蛋,媽媽說那是要拜拜用的,泰國人拜拜的習俗與我們很不相同,像是家中的神壇會在盤子裡擺上九顆又白又大的大蒜,用以祈求平平安安長長久久,去廟裡拜拜只用整籃的雞蛋也不足為奇了。
我以為這些雞蛋是舅舅他們送我們到海邊之後再去廟裡拜拜的,結果在途中,舅舅開著車子彎進一條小路,然後把車子停在廟前一座大棚子旁,舅媽、爸媽陸續下車要進到廟裡拜拜,因為我跟老公的宗教信仰,對廟宇活動真的沒啥興趣,而且根本未預料到會有這樣的插曲...。
其實,這座廟宇與舅舅家頗有淵源,去年夏天表弟意外過世,傷心的舅舅一家礙於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傳統,無法將表弟送進家廟,只能安排他海葬,當時表弟的骨灰就被送到這座廟宇暫放,等著上船去海葬;而去年底金融海嘯,弟弟被資遣之後,媽媽也偷偷請舅媽來這裡許願,希望弟弟能快點找到工作,這次會拿著雞蛋過來,也就是媽媽要來幫弟弟還願來的。
我跟老公尷尬的對望著,也想說天氣這麼熱,乾脆我們帶著小荷在車上吹冷氣等他們,忽然,我瞥見棚子的一角好像有女伶正在表演舞蹈...。
「這裡常常有表演,可以下來瞧瞧,不進廟裡拜拜也沒關係的...。」舅舅看到我好奇的表情,勸我們帶小荷下來走走。想想也算難得,畢竟我們這次行程並沒有安排傳統文化表演,趁著這次機會帶小荷看看不同形式的文化,也滿足了我們欣賞藝術的興趣。
媽媽與舅媽忙著到廟裡張羅祭拜還願的物品,舅舅與爸爸就跟我們在棚子裡看表演。這種舞蹈表演叫作「樂箜」(Lakhon),一般民間表演也叫做「俚開」(Likay),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由虔誠的還願民眾與廟方所僱來為這座廟宇的神明演出,以酬謝神明的祝福。我看到大約有2-3個舞團,團員清一色是女性,每團人數不等,穿著華麗的傳統服裝,高高的頭冠像是高聳入雲霄的尖塔,閃閃發亮令人目眩。
與印度舞強調銳利勾人的眼神不同,泰國舞蹈是以舞姿與身體擺動來表達情感的,舞者們精巧絕美的動作流轉,就可以讓觀眾感受到舞者想表達的意境:一個甩動的手勢可能是輕蔑、一隻突然伸出的手指可能代表控訴。在廟棚中的舞蹈多在歌功頌德,舞者們兩兩成雙的互動著,讓人感覺到她們正在透過舞蹈傳情談戀愛。
每一段舞蹈大約15分鐘左右,一團表演完畢就退場,10分鐘之後就換另一團舞者上場表演,只見舞者在樂團充滿泰國風格的樂聲下開始緩緩擺動雙手。女舞者的動作優雅,她們臉上塗著美麗的、厚厚的妝,上粧後每個人的長相似乎變得一模一樣,雖然美麗,但她們的面部卻沒有任何表情,但是從她們的舉手轉身,卻可以感受到說不出的嫵媚動人,她們的指尖在沒有任何外力輔助下可以向上彎曲到幾乎要與手臂平行,我們一般人頂多只能上彎到可以與手臂垂直,但手腕與手指已經很酸很酸了,真難想像這些舞者為了練成優雅的舞蹈,在過程中要吃上多少苦。
除了舞者可以輪流上場之外,旁邊演奏的樂團人員卻一直是是同一組人,因為自己以前待過樂團、學過揚琴,我尤其對這組古拙優雅的木琴感興趣,抱著小荷不住打量者琴師與樂器,而琴師看到我如此好奇,也大方地側過身去,讓我盡情拍個夠、瞧個過癮。
欣賞舞蹈之餘,我們發現了這位美麗的小女孩,明亮的大眼黑白分明,靦腆地跟在媽媽旁邊看表演,我用唇語請她讓我們幫她拍照,她害羞地別過頭去,而老公還是抓下了這幅美麗的畫面...。
好不容易等到媽媽與舅媽祭拜完畢,上車之後媽媽告訴我說這座廟宇的神明喜歡吃蛋,所以來這裡拜拜的虔誠信眾都會準備雞蛋給他,而且這位神明也喜歡看表演,因此廟與隨時都會有舞團進行表演,所以你們才可以看到免費的傳統舞蹈表演啊!媽媽驕傲的介紹著。
嗯...喜歡吃蛋又喜歡看表演,這位神明真有趣!我想到有一種動物,喜歡吃蛋,舞姿也不錯,並且其中還有在西湖畔發展出浪漫愛情故事的...,那個....話一到口我就忍住不說,因為知道媽媽無法欣賞我的幽默,反而被唸上一頓...。
留言列表